close
小蓁告訴我她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問老公「愛不愛她」,老公從開始很甜蜜的回應「愛」,到後來越來越敷衍的說「愛」。
而這一句愛,讓小蓁選擇聽不到老公的大吼大叫,看不到老公朝她丟過來的種種物品,甚至連老公衝過來捂住她的脖子,小蓁都不認為這是老公對她的暴力。
「他愛我,打我罵我都可以接受」小蓁這樣跟我說,我立刻回應小蓁「他愛你,應該就不會打你罵你。」
「可是我們不吵架的時候,感情都很好呀!」小蓁還是不願意承認,不斷淡化老公對她的暴力。
很多受暴的被害人會在相對人(社工稱使用暴力的一方為相對人)使用暴力後,因為相對人的道歉或是對被害人更好而原諒相對人,但殊不知卻因此落入暴力循環。
所謂暴力循環是指相對人從一開始累積不滿的累積期,到忍受不住使用暴力的衝突期,再到因覺得愧疚或是想要彌補的蜜月期,讓被害人以為相對人已經改過。
小蓁的狀況就是如此,陷入暴力循環中而不自知,但細究其中的細節,就會發現每次暴力發生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每次暴力的手段越來越嚴重,小蓁老公的狀況其實是越來越差的。
這樣說出來的愛真的是愛嗎?
小蓁的老公如果愛,就不該以愛為名行施暴之實,
小蓁如果感受到愛,也不會一直不斷想透過詢問來獲得肯定和慰藉。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