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很容易敏感到自己或是身旁友人在處理情緒或關係時遇到的困難或是問題,
可是當我們想要努力處理或是解決時,卻發現不知從何著手,或是力不從心,
我知道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缺乏了關鍵的方法或是工具。
身邊朋友因為本身為原住民身份,長期在寒暑假期間進入部落協助原民學生,今年暑假,朋友因為有感自己和身旁同為原民身份朋友過往從部落到都市後,容易遭受歧視或是霸凌的情況,想要提供情緒管理的課程而找上我討論
針對這個主題我提出了以下想法:
(一)從原民孩子被言語攻擊或是歧視時引發情緒的深層原因切入:
第一步先協助原民孩子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像是:生氣,羞愧,不以為意等。
第二步與原民孩子討論他之所以出現這個情緒的背後認知和想法,像是:認為對方說的是錯誤訊息,或是因對方的攻擊而勾起原民孩子過往經驗等。
第三步再點出原民孩子的核心議題,像是:低自尊和低自我價值,缺乏情緒抒發的方式或管道,不知道如何用適切的方式因應當下情境等。
(二)避免因情緒而產生衝突的方式,可從使用非暴力溝通開始,以「我」訊息來表達。
像是被同學用貶低的語氣講到「你這笨蛋白癡」
第一步講述客觀事實,不帶主觀評價和思考,例如:我聽見你說“你這笨蛋白癡”
第二步陳述我的情緒,例:我聽到覺得很難過,因為我並不是你說的這樣。
第三步陳述我的期待,例:我希望下次你如果對我做的事情不滿意或是不認同可以直接告訴我,不要用笨蛋白癡這樣的話回應我。
一段討論不僅引發我對處理情緒的思考,也引發我對關係經營的思考,你是不是也跟過去的我一樣,在過往的交往或是關係經營中遭遇困難,卻無從自救起,想找朋友討論,朋友的支持雖然讓自己暖心,但卻沒辦法直指出問題的關鍵。
想找網路文章或知識,卻發現多方言論眾說紛云,不知從何看起,也不知道那個適合自己。
如果你深有同感,你一定知道,缺少的是個別話的討論和建議。
Koko情感教育研究社 一對一或一對二諮詢
讓你透過挑選【愛情卡】擇偶條件的過程,透過提問和聊天的方式,引導你思考自己在感情中的感情觀和看見你經營感情中會遇到的狀況或問題。
現正預約中,請私訊粉專了解細節唷!
https://www.facebook.com/kosocialworker/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