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莉(化名)透過我的粉專找到我並預約愛情卡一對一的諮詢,但是明明是愛情卡諮詢,談的是擇偶期待和條件,一張《穩定務實》的卡片,卻點燃了另一個人生課題重視自我需求的討論。
阿莉說著她對務實穩定的期待:「這個就是現實條件呀,我希望對方可以有好的收入」
我進一步想確認:「那你認為的好的收入是多少?」。
阿莉卻從一開始表示「越多越好」,縮減成「至少要比我好」,從「要有存款」縮減成「存款不能為零」。
接下來,我又看到阿莉把《願意生養孩子》的卡片歸到自己沒有的條件中,我好奇的問了「所以你不想要孩子?」,得到的回應卻是「依我現在的狀況,會擔心養不起」
我直接點出阿莉的狀況:「可是願不願意跟你現在有沒有能力是兩件事情呀,為什麼你要一直刪減自己的需求,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期待」

有個人期待和需求是每個人的權利,現在達不到不代表就不能有這個期待,也不代表就要縮減自己的需求,但阿莉卻因為對自我的不自信,而壓抑了自己,不斷退讓。

人際互動中,只是一昧的自我退讓和降低期待,壓抑自己不舒服及未被滿足的需求,總有一天會承受不住而爆發。
伴侶關係中,如果你總是選擇不斷降低自己的標準和底線,那你也不能責怪對方為什麼越來越過分,因為這樣的結果是你們雙方共構出來的。
所以要能與對方保持平等互相的關係,
 
第一步 先正視自己的需求和情緒,舉例像是收入的部份,我期待對方收入比我多一萬,存款至少有十萬以上。
第二步 基於自身需求做出決定,即使現況仍不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要清楚這個決定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情緒,像是狀況AB。
狀況A:對方符合我的需求,所以我答應跟他在一起。
狀況B:對方雖然收入比我少一點,又還沒有存款,會讓我覺得有點失望,而且我可能會需要在經濟上多支出一些,但對方很努力工作,有升遷和加薪的未來發展性,這是我可以接受的。
不可變成,對方收入比我少,好吧,那就這樣吧,至少還有收入(一昧的接受和退讓)。
 
別讓你的既有條件和對自己的不自信成為你說出需求和表達情緒的障礙。

三月主題.001.jpe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社工師走跳日誌 的頭像
    社工師走跳日誌

    社工師走跳日誌

    社工師走跳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